押沙龙之死使大卫喝尽了每一滴的苦痛。过去许多的经历:死亡、眼泪、谋杀、失望、罪恶、出卖……对大卫都并不陌生,但没有一次比押沙龙的死更百感文集,更那么激烈的打击(撒下 18:33;19:4)。威胁国家安定的叛乱份子处决后,再经过一波三折,终于大卫又恢复了一国之君的身份(参撒下19-20章)。叙事者会如何结束大卫的一生?会不会是以圆满做收场?
撒母耳记下的结束有点令人费解,也很「另类」。为何结束时记载大卫一项牵连重大的错误?(撒下24: 1-25)为何不是以大团圆、歌功颂德,甚至大卫的未丰伟业作总结?事实上,叙事者结束的手法给人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,他用了四章表面看起来没有关连的补篇(附录)经文(撒下21至24章),把大卫生命的结局延长了。似乎在暗示轻易地总结大卫的一生,会否对于本身视生命欲罢不能的上帝,带来患得患失的遗憾?虽然位这乏善可陈的君王,经过一番的打击后,年老时还是乏善可陈、还是老样子。但上帝(叙事者)对这位「合神心意的王」还念念不忘,用平实、不避重就轻地用上了对大卫很不利的材料,再一次以多角度去投射一个立体的人性(撒下21与24章),那是一个由罪恶(缺欠)与恩典交织而成的生命故事。上帝在大卫身上还有未了的心愿、祂还没有嫌弃他。如比不舍不弃、谴蜷不忘的恩情,怎不催促人深切反省生命的「刹那即永恒」的神圣与庄严。
随着叙事者缓慢从容的记述,带我们走过大卫生命中的每一个里程,在一些路段上要求我们停顿、徘徊、沉思;看见大卫,看见自已,看见真情夹杂且阴暗的人性,更看见上帝与大卫和我们共谴蜷的恩情。在延长的结局中,叙事者在大卫的人性际遇中,更进一步地揭示从内到外、透明地活在上帝面前的大卫。在试探、失败中却又如何在上帝恩情中站立、修补和献祭的大卫。
大卫未完的结局,所呈现的并不是像散乱的拼图碎片一样,而是因着上帝在看似无意义的经历碎片中,嵌上祂谴蜷的恩情,以在碎片中勾划出大卫一生的轮廓。
王牧师
20/12/2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