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卫的生命无法一言敝之,也很难被归类与定型。他生命中极丰富多姿的历程,每一个片断都能进行深切的反省。也许是上帝要藉着大卫的生命,为现代趋于低俗苍白的生命泼上了丰姿的色彩,也唤醒我们对细腻事物感受的能力。的确,上帝从没放过大卫生命经历中每一细节,我们怎么可以对自己人性之中的跌宕起伏“快快地读过”?
大卫与儿子之间错综复杂的恩怨将会如何收场?押沙龙的叛乱与夺位会不会成功?大卫逃离皇宫落难于旷野,会不会成为流亡皇帝?押沙龙叛乱之后,叙事者为读者留下以上的悬疑。悲剧是免不了的。可能约押果断结束押沙龙的性命(撒下18:14-15)是逼不得已的作法。约押清楚地看见只要押沙龙还在,国家永不会稳妥。而且,他也很清楚,两父子之间干丝万缕的思怨情仇已无法了结了。大卫要有稳妥的王权,押沙尤必须被处决,这也难怪约押会违抗王的命令(撒下 18:5)。约押认为,大卫要保住王位与儿子的性命,是件不可能实现的梦想。
到底,押沙龙之死是好消息抑或坏消息?对国家整体的安稳,乃是好消息;对大卫王本身,也是好消息。但对作父亲的大卫而言,是极其坏的消息。当押沙龙的死讯传到大卫耳中时,他那肝肠寸断、痛彻心肺地哭泣,把多年的恨意化成了心碎的哀悼:「我儿押沙尤啊!我儿……」(撒下18;33)。此时的大卫对丧亡儿子浓郁深沉的爱,以及关系间的郁结,长久的压抑,在一刻间完全崩溃。那一幕大卫浓烈的情感紧扣着每一个在场的人(包括叙事者与读者)。情节也僵住,容许大卫单独去诠释「爱的越深活得也痛」的事实;这是他最无奈也最真实的感受。
大卫的悲伤,除了呼喊儿子的名字外,什么也说不出来,悲痛的程度可想而知。故事的结尾时,他险些忘了作王的责任(撒下19:1-8)。
原本是战事胜利的欢乐,大卫的哭号使百姓战胜的气氛,也变成悲哀,简直很扫兴。他这种“过分”的反应,的确对处在不稳定之中的国家会更加不利。按常理而言,作为一国之君,他必须隐匿自己的感受,为大局的利益着想。但,他没有按常规、按大众的要求去活。他只容许自己生命里的爱与深情自由迸发,让自己真诚地接触自己。往那一刻,他的深情与上帝的深情在我们心中回肠荡气着。
王收师
15.12.05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