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December 15, 2010

僵局(一)


两位儿子那狂野不羁、难以驾驭的邪恶,致使大卫久久无法从伤痛中恢复过来。一波未平,另一波兄弟之间残杀的打击更细更深地蚕食着他的心灵,难怪押沙龙逃亡在外祖父处,前后三年,大卫竟没有进一步采取任何的行动(撒下1334-38)

叙事者用了极暖昧不明的叙事技巧,若隐若现地开凿出大卫心灵深处兼具两种互相冲突的矛盾情感(ambivalent)。他很有技巧地用「经济」的手法,一句「无可奉告」、模棱两可的语意:「切切想念」(留意不同译本与注译书的翻译),充分表达了大卫卡在爱/宽怒与公义/审判之间,也在王/父亲两个角色之间拉扯着、久久无法协调。无形中,叙事者也在尝试缔造一个开放空间,让读者能够窥见或想象作者也被卡在大卫心灵深处中的不确定、犹豫,千头万绪之中。如此别具风格的叙事手法,难道读者还可以置身度外,且客观地看待大卫此时的人性挣扎吗?

正当大卫处在僵局,不知如何进一步行动时,约押藉一位无名的提歌亚妇女的协助,尝试介入处在僵局中的大卫,让他为自己做选择。他很有技巧地先讲个假编有关自己两位儿子互相残杀的故事,此惨局导致她陷在唯一留下的儿子(凶手)将面对以血还血的苦况(撒下14:6-7)。唯一的儿子若在深严而无宽容的法律下被制栽,她仅有的希望将灭绝。其实,她的困境正反映出大卫左右为难的矛盾。换句话说,只要大卫迭择放下君王治法如山的尊严,用为人父宽容的心肠接纳押沙龙,他将会得回一位已「死」去的儿子。问题是,一位已被儿子的邪恶所「处死」的父亲,谁能使他活过来?

三年的僵局似乎被打破了。大卫终于放下君王的尊严,押沙龙获准回来(撒下1421)。耐人寻味的是,大卫却拒绝接见儿子 (1424)。大卫对押沙龙的宽容是冷漠的,两年之久父子未曾见面,大卫仍坚持因暗嫩的死而有的苦毒;在大卫眼中,押沙龙是「凶手」,不是儿子。也许,大卫把儿子隔离两年,是对押沙龙的惩罚,使他知道对自己所犯的大罪负全责。不管大卫用什么的理由来解释他的立场,明显的是,在他内心深处,他很难完全地饶恕押沙龙。(待续)

王牧师

10/11/2005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